1. 必赢626net入口首页







      1. 新闻资讯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疫情下的中小学在线教育大数据画像
        发布者: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0-08-06

        3月10日,在红树梁村的一处山顶,当地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查看4G信号接收器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刘磊/摄

        学生在线学习使用的终端设备

            3月10日,刘进才的母亲李玉连(右)在一旁观看孩子上网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从2月中下旬开始陆续为中小学生进行网络授课。初一学生刘进才家住准格尔旗龙口镇红树梁村 ,这里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地带 ,沟壑纵横,手机信号十分微弱 。“前阵子上网课 ,孩子只能爬到山顶上找手机信号,很不方便。”刘进才的母亲李玉连说。当地政府积极组织人员进行网络盲点排查 ,与通信运营商合作,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搭建4G信号接收器 ,保障山区学生“停课不停学” 。3月5日 ,在当地移动公司的帮助下 ,刘进才家中通了网络。如今,在暖和的窑洞里 ,刘进才支起一张小桌子,用连着无线网络的手机上网课 。新华社记者 刘磊/摄

            疫情是块试金石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生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这是我国教育系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我国在线教育推进过程中一次规模空前的实战演习。

          教育行政机构、教师、学生、家长如何看待这次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战演习” ?我国在线教育现状如何?在线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2020年2月底至3月初,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组建课题组,开展全国大规模在线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华东、华中和华南等七大区域,其中,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样本62446份,中小学教师样本7111份,教育行政机构3110份。课题组希望运用大规模在线调查数据,作出理性分析,对于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 ,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从初期的茫然无措

          慢慢走向从容应对

          受调查的3110份教育行政机构样本中,疫情期间开展“停课不停学”活动的占样本总量97.01%,表明几乎所有地区都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 ,开展“停课不停学”工作。并且,七成受访学校制定了教学指导方案及工作指南,为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及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导。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从疫情初期茫然无措,慢慢走向从容应对,群策群力 ,在很短时间内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实现“停课不停学”,充分体现新型举国体制的优越性。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既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师生信息素养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检验,为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展未来在线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

          在线教学设备

          超七成学生使用智能手机

          1%家长表示无网络电视无手机

          受调查的62446份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样本中 ,学生在线学习时使用最多的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占样本总量的73% ,这表明手机作为当今互联网接入量最多的设备,具有使用方便 、便于携带 、不受地点限制等特点 ,在疫情期间学生进行居家在线学习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平板电脑的使用占样本总量的12%,电视占比5% ,这表明在有些学生群体家庭中,可能存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不足的情况,因此需要利用网络电视进行学习。此外 ,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与其他设备分别占4%、3%与3%。值得注意的是,还有1%的受访家长表示既没有网络电视也没有手机等移动设备。

          在线教学方式

          教师直播课程占比不到三成

          超一半家长经常陪孩子学习

          疫情期间,中小学教师使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占前3位的分别是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63.69%)、省(市 、区)教育云服务平台(52.81%)和校本资源库(35.77%) ,这表明国家和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起到了主渠道作用。此外,企业公益性教育资源(27.11%)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区域(24.3%)教育资源和骨干教师自制资源(31.81%)占比较小。

          绝大部分教师表示在线教学进行了课前准备 ,其中占前3位的分别是资源库中遴选课程、练习和作业(75.98%) 、准备在线教学网络设备(66.39%)、将在线教育资源发给学生自主学习(46.8%),但还有7.73%的中小学教师认为不需要提前准备。

          教师在线教学的方式 ,占前3位的分别是统一观看国家或区域平台课程且教师集中答疑(56.04%)、播放名师课程且教师辅导答疑(48.46%)、教师直播课程(29.25%) 。

          疫情期间 ,23.4%、29.6%的家长表示一直陪伴或经常陪伴小孩在线学习 ,38.1%的家长认为偶尔陪伴,还有7.9%的家长表示没有陪伴。家长辅助小孩在线学习占前3项的分别是在线学习督促提醒(74.81%)、下载和上传作业(50.54%)、登录学习平台(47.25%) 。

          在线学习内容

          语数外占绝对优势

          心理和体育占比超50%

          学生在线学习内容上,语文、数学、外语占绝对优势,总占比均高达90%以上 。其他课程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目 ,均占比30%以上。值得关注的是 ,心理健康教育(62.6%)与体育(55%)课程,在线学习课程中达一半以上 ,仅次于语数外 ,音乐(40.1%)和美术(40.1%)的也有不小的比例。还有很多学校通过跨学科主题探究 、项目研究等方式开展安全教育、科普教育、生命教育和责任教育。可见,大疫之下学生在线学习内容较为丰富 ,但在线学习课程不太平衡,有些非主干课程占比较小。

          在线教学问题

          教师认为师生互动不充分最难

          学生和家长最担心影响视力

          在线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上,教师认为占前3位的分别是师生互动不充分(39.78%)、难以判断学生理解程度(39.29%)、作业布置、验收和评价不理想(36.2%)。

          就学生来说,主要体现为在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上 ,占前3位的分别是在线学习对视力的影响(78.04%)、网络卡顿影响学习效果(64.91%)和老师学生互动少(46.05%)。

          就家长而言,主要体现在家长子女在线学习过程中担忧的问题上 ,占前3位的分别是担心子女的视力(78.04%)、担心孩子沉溺网络(60.43%)、担心缺乏有效监督(42.86%)。

          可见,疫情期间在线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教师、学生和家长出发点不一样 ,因此 ,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但师生互动不充分、在线教学影响学生的视力等是他们共同关注的困难和问题。

          在线教学效果

          超七成教师最看重在线提交作业

          近七成学生肯定且满意度较高

          近七成家长认为子女基本适应

          教师对在线教学效果评价  ,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在线提交作业(73.01%) 、学生在线回答问题(40.36%)、在线测试(36.1%),家长在线反馈信息(27.08%)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可见 ,疫情期间 ,大部分教师还是利用传统的评价方法评价在线教学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线教学效果评价中缺少对教师的评价和同学互评,且评价方式相对单一,缺少对在线学习贡献度  、在线学习资源利用度等方面的评价。

          学生对在线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在线学习的态度和满意度上。在线学习态度上,持非常喜欢态度的学生占样本总量的11% ,比较喜欢的学生占样本总量的56%。对在线课程不太喜欢的学生占31%,而极不喜欢的学生仅占2% 。在线学习满意度上 ,13.7%、57.4%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 ,17.9%的学生表示一般 ,还有8.7%和2.7%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

          家长对在线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子女在线学习的适应性和专注度上。59%的家长表示疫情期间子女基本适应了在线学习,能够通过在线学习获取知识,11%的家长认为子女完全适应了在线学习,27%的家长认为子女不太适应在线学习,还有3%的家长认为子女完全不适应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专注度上,12.85%的家长表示子女在线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专注,会认真倾听、做好笔记等 ;57.9%的家长表示 ,子女在学习过程中比较专注,26.98%的家长表示子女在学习过程中不太专注,2.28%的家长表示子女极不专注 ,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 ,在线教学没有任何效果。并且,家长认为影响小孩在线学习效果 ,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学生自控力(62.66%)、家庭学习氛围(48.60%)、学习资源是否有趣(28.15%)。

          可见,在线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师、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不一样。但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大部分教师仍然使用传统方法评价在线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对在线教学持肯定的态度且满意度较高 。大部分家长认为子女对在线学习持肯定的态度并能够适应,超过七成的家长表示子女在线学习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

          疫情后增加在线教学内容

          近八成教师和学生赞成

          近四成家长不赞成

          对于疫情后是否增加在线教学的内容,22.7%、54.7%的教师表示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19.3%的教师不太赞成 ,仅3.3%的教师表示非常不赞成 。就疫后学生在线学习来说,25.2% 、51.3%的学生表示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 ,17.5%的学生不太赞成 ,仅4.2%的学生表示非常不赞成。对于疫后是否增加在线教学的内容,62%的家长表示支持,38%的家长表示不赞成 。

          可见 ,在线教学具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可获取优质教学资源、可重复观看等特点,是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结果。而在线教学也存在过多依靠学生学习自主性 ,需要家长的配合,实时互动感不够等缺点。在线教育在未来发展中,还需不断完善,确保在线学习效果。

          疫情后中小学在线教育路在何方

          中国未来的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和用户人数都相当可观 ,在线教育将成为一种主导的教育模式。但这次疫中大考也显示出一些问题 ,如在线教学互动不充分、在线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学生在线学习自制力差等 。那么,疫情后中小学在线教育如何发展呢 ?课题组建议:加强在线教育顶层设计 。科学预测未来在线教育发展规模和需求,加强对未来在线教育投入 、在线教育资源和平台、在线教育环境、在线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划;注重在线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 、企业 、学校等方面的积极性。

          注重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培训。以校为单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特点开展针对性培训;注重教师信息化思维养成 ,引导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变革传统课堂;将教师网上指导、师生互动、作业批阅 、学情分析 、答疑辅导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培训重点 ,让教师熟练使用教育资源智能检索工具、跨越时空教学的可视化展示工具和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评价工具 。

          保证在线教学质量。注重全媒体课件开发、教学的呈现方式、教学内容的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多出精品课程,充分满足学生在线学习的需要 ;优化在线教学支持系统,提供丰富的工具、平台以及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建立全方位 、全过程监控体系 ,实现在线教学过程无缝隙监控。

          提高学生在线学习效率。创设良好的在线学习环境,如创建学习小组、营造积极的心理气氛、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等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减少学生在线学习孤独感;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偏好,结合原有资源的特点和学科特征 ,适当进行加工和处理,以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如技术支撑、学习资源更新、学习活动安排 、学习过程监督、学习问题的解决等学习支持服务,以提升在线学习效率 。

          培养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在线学习平台监控功能 ,定期发送活动计划、日程安排、学习进度、考试计划和论坛反馈等一系列提醒,帮助学生便捷地进行个人学习管理;督促家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居家在线学习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 。

          注重在线学习效果评价。加强对在线教师的评价,将师生交互、在线教学活动组织和在线学习资源提供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 ;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在反馈中促进学生自我的学习反思,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内化和思考;将人评和机评相结合,提高在线学习效果评价的精准性。(王继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付卫东为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




        技术支持:






        1. XML地图